本次在對全國447處稀土礦礦產地資料進行整理,認為海相沉積一變質型、堿性巖-碳酸巖型和花崗巖風化殼型應該作為重點預測類型。我國稀土以硬巖型為主,但離子吸附型獨具特色。硬巖型稀土礦又以海相-沉積變質巖型為主,以內蒙古的白云鄂博最為重要,無論是儲量還是產量都具世界第一。另外,四川西部牦牛坪式堿性巖-碳酸巖型稀土礦因為品位高、容易采選而迅速成為主要礦床類型,產能不斷得到擴大,耗牛坪和大陸槽等地的深部找礦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硬巖型稀土礦的成礦時代“一老一新”,分別以元古宙和新生代最為重要,華南的離子吸附型稀土以中生代花崗巖類為主要母巖。白云鄂博式稀土礦的成礦大地構造背景以古陸邊緣的裂谷帶為主,因而具有指示古大陸邊緣裂谷帶的意義。牦牛式的堿性巖-碳酸巖型稀土礦則形成于新生代造山帶,成巖成礦物質來自于地慢,屬于造山帶中通達地慢的軟弱帶。
(礦業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