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地勘發展中最重要的一年,這一年,有的地勘單位轉型成功收獲頗豐!有的地勘單位拓寬業務范圍,為之后的地勘轉型提前布好了局!
1.湖南省地勘局
2017年,在地勘形勢低落的情形下,湖南省地勘局滿載而歸,實現總收入42.05億元,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地勘經濟質量和效益得到新提高。承擔各類地質項目300多項,完成面積性地質調查2萬平方千米,新發現礦產地5處。地勘職工穩中收獲,社會形象穩中提升。湖南省地勘局在謀劃2018年經濟工作時,提出用“思想引領、質量第一、擔當作為、改革創新”16個字作為指導方向,并從6個方面進行部署:
發揮自身優勢,在融入經濟社會中實現地勘經濟平穩發展。重點在擴大地質勘查業勘查礦種區域、拓寬地質環境業服務領域功能、調整優化勘測施工業產業結構、推動物業服務業集約經營、加快印刷制造業轉型發展、提升教育醫療事業內涵質量等六個方面發力。
高舉突破旗幟,充分彰顯地質工作先行性基礎性保障性作用。要求統籌全局地質工作協調發展、保障預算地質項目工作進度、實現預算地質項目監管全覆蓋、強化地質綜合研究和成果集成。
全面規范管理,提高防范化解經濟風險的能力和水平。
圍繞轉型發展,加強隊伍業務能力建設和人才科技工作。
盡力量力依規,提高保障和改善職工生活水平。
直面矛盾問題,維護和鞏固隊伍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2.寧夏地質局
2017年,寧夏地質局主動跟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寧夏“三大戰略”實施,奮力推進地質事業轉型升級,全力支撐寧夏地質安全保障,精心服務寧夏國土資源中心工作,全年共承擔地質公益服務項目787個。
做好2018年的工作,要持之以恒做好5項工作:
持之以恒跟進“創新驅動戰略”,全力提升公益服務能力和水平。要建實“五大中心”,筑牢創新根基,打造信息化服務平臺,創新服務方式,加強地質科研項目申報實施,提升綜合研究水平,推進地質科研成果轉化,服務重大決策。
持之以恒融入“脫貧富民戰略”,全力保障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對資源的需求。要開展好礦產資源勘查,實施好地下水資源勘查,推進好新能源勘查,服務好“鄉村振興戰略”。
持之以恒服務“生態立區戰略”,全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技術支撐。要啟動銀川都市圈城市地質調查,圍繞沿黃生態經濟帶建設開展地質調查,推進生態環境地質調查,利用高分遙感技術服務寧夏空間規劃,強化農業地質調查,加強寧夏地質景觀資源調查。
持之以恒深化內部改革,全力激活轉型發展新動能。要推進收入分配激勵機制,探索專業技術人員考評機制,建立年輕干部培養使用機制,創新人才工作機制,完善“結對服務、共建互促”機制。
持之以恒強化政治引領,全力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2018年寧夏地質局工作總體要求是主動跟進“一帶一路”建設和寧夏“三大戰略”實施,以強化公益性地質支撐服務為基礎,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率為核心,以“立足公益、主動服務,重點突破、做優地質,科技引領、創新發展,聚力實干、爭創一流”為目標,加快新時代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步伐,以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高效精準服務開創地質事業發展新局面。
3.福建地礦局
福建省地礦局2018年要實施“地質扶貧”工作,服務福建省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繼續支持開展精準扶貧地質項目,局屬各單位要主動跟進提供地質服務。
福建省地礦局將從4個方面開展地質扶貧工作:
繼續幫扶壽寧縣扶貧開發,在2012年以來幫扶扶貧開發的基礎上再對接實施一批地質扶貧項目,包括支持壽寧古銀硐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國土資源“一張圖”建設和特色鄉村旅游開發等;
推廣利用地質調查成果服務精準扶貧,特別是利用各類農業地質調查成果支持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發展富硒富鋅特色農業;
開展重點貧困縣綜合地質服務,在若干個縣試點調查評價富鍶富鉬富鍺土地資源,圈定富鍶富鉬富鍺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優質耕地資源,為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和扶貧開發提供新途徑;
繼續為山區縣調查優質礦泉水資源,并為干旱缺水地區抗旱找水等。
福建省地礦局近年來在開展地質扶貧方面卓有成效,不僅在參與定點幫扶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壽寧的扶貧開發中量身定制了一批地質扶貧項目,如幫助推進地質調查發現的富硒富鋅土地開發發展特色現代農業,幫助調查和申報國家礦山公園和省級地質公園、尋找礦泉水水源地等,而且還利用農業地質調查成果幫助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詔安等地發展富硒特色農業,為部分山區縣勘查礦泉水水源地等成效顯著,地質扶貧已成為福建省實施精準扶貧、幫助農業增收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之一。
4.江西地礦局
近年來,江西省地礦局“走出去”亮點紛呈,以靚麗的成果贏得了省委省政府的贊譽。2017年,江西省地礦局統籌謀劃、統一布局,加快境外設點布局。其中,贛地礦業公司伊朗夏拉夫阿巴德金礦經過一年零三個月的緊張建設,全面建成試生產,成為江西在伊朗的首個金礦項目,預計年產黃金320公斤,銷售收入8000萬元以上,贏得了伊朗當地政府部門的高度評價。該局資源中心全年到港清關礦產品75個批次,已完成交易66批次,銷售收入1.35億元。江地集團海外工程項目完成產值約2億元,同比增長19.8%。同時,該局其他境外地質勘查、礦業開發、工程建設、礦產品貿易等業務整體順利推進。
2018年將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走出去”格局,將伊朗、納米比亞、坦桑尼亞3個國家作為“走出去”的重點基地,集中力量,深度耕耘。同時,由局牽頭,局屬單位參加,進一步加大在伊朗的礦產勘查開發力度,按照自愿和市場原則,組建股份制公司,將伊朗建設成為江西省重要的海外礦業開發基地;做好江地集團海外公司坦桑尼亞公路工程項目實施,在鞏固坦桑市場的同時,輻射東非,重點開辟烏干達市場;加大納米比亞高品質大理石的開采銷售力度,同時積極開發新的石材品種,申請新的礦業權,擴大石材開發基地。
5.內蒙古地礦局
2018年內蒙古地礦局將著力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未來3年力爭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
2018年將努力推動傳統地質向大地質轉型,圍繞當地經濟發展規劃,發揮資料技術優勢,加強城市地質調查研究,建立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信息庫和三維城市地質結構模型數據庫,積極推動海綿城市建設;
針對自治區地熱資源研究、勘察和開發應用領域,積極開展全區地下熱水及地熱能源的分布、埋藏、運移、賦存規律的研究,加強新技術、新工藝的研究與應用,進一步推動自治區地熱資源產業發展;
積極參與陰山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積極為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以及建設我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安全屏障作貢獻;
與中國石油大學合作,加快推進松遼盆地外圍油氣基礎地質調查,力爭在新區域、新層系油氣資源勘查上有新發現;
加快推進石墨礦產資源勘查工作,為自治區中西部地區進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建設提供支撐,圍繞一些重點成礦區外圍進行集中勘查;
加強大興安嶺中生代陸相火山沉積型銀鉛鋅礦勘查評價工作,進一步總結成礦規律,揭示成礦地質特征、控礦因素和金屬富集機制,建立綜合找礦模型,推動找礦重大突破,進一步為建設國家重要有色金屬基地提供支撐。
2018年,內蒙古地礦局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緊扣制約全局發展的主要矛盾,堅持問題導向,不斷加強黨管治黨能力、市場開拓能力、產業盈利能力、科技創新能力、風險防控能力、改善民生能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入推動地質工作轉型升級,著力拓展地質工作的深度和廣度,堅持勘查開發一體化發展不動搖,著力構建以勘查促開發,以開發反哺勘查的良性循環體系,努力向礦業強局、礦業大局轉變。未來3年,力爭實現年產值1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確保隊伍基本穩定。
6.遼寧省地研院
2018年,遼寧省地研院積極適應新常態,銳意進取、攻堅克難,不斷創新發展思路,著力素質提升,加強作風建設,推進科學管理,落實目標責任,較好地完成了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
充分挖掘市場潛力,極大地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
依靠科技創新的大力支撐,各產業發展成果顯著;
堅持以制度體系建設為抓手,不斷健全完善規章制度,逐步規范財務資產和項目質量管理工作;
不斷完善人才隊伍管理和激勵約束機制,增強隊伍活力;
注重民生工程,維護職工權益;
注重加強黨建,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黨建工作新氣象促進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
2018年,地研院將結合“做優做強實驗測試,穩定地質勘查”的戰略布局,轉觀念適應地勘改革,闖市場拓展服務領域,保持經濟穩定健康發展;以項目和服務質量為抓手,提供生態資源和環境保障服務;以強化能力建設為支撐,推進生產和科研的有機結合;創新管理方式,提高職工素質和幸福指數;加強能力建設,防范各種風險;強化質量建設,提高科技水平;加強組織建設,提高職工素質。創新發展,切實抓好改革、發展與穩定工作,抓好全面從嚴治黨和黨風廉政建設,促進各項任務目標順利完成。
7.海南省地質局
海南地質部門2017年在海洋地質勘探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將編制海洋地質調查規劃,建設海南省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
海南省地質局2017年在海洋地質勘探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了“海南省油氣資源基礎性勘查規劃”、“海南省油氣開發規劃”等重點項目。在地質勘查“走出去”方面,2017年海南省地質局下屬單位在坦桑尼亞、剛果(金)、秘魯等國家對12個金礦、銅礦等開展了勘查,完成29個礦權維護,完成率100%;成功獲得馬拉維馬坎吉拉鋯鈦砂礦采礦權,資源儲量千萬噸級,積極籌備開發;成功拓展東南亞國家業務,完成在柬埔寨的商業性金礦勘查項目。
海南省地質局將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做好國外礦權勘查和礦權資本運作,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擴大銷售和新礦區開采籌備工作。同時加強國外項目管理,加強安全管理,防范各種風險。
2018年該局將編制海洋地質調查規劃,做好海洋礦產資源、深海能源、海洋地質環境等一批重要的海洋地質項目,建設海南省海洋地質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拓展海洋環境調查與監測、海岸帶修復、海域使用論證評價、海洋測繪、海洋工程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