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06-08 來源:中國礦業報
鈮鉭金屬具有耐腐蝕、超導性、單極導電性和高溫下強度高等特性,主要應用于高新技術產業領域。近年來,隨著高端電子科技市場發展,全球對鈮鉭礦需求激增,2019年全球鈮金屬產量達7.4萬噸,鉭金屬產量達1800噸,各主要資源國對鈮鉭資源都給予了空前的重視。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眾多礦山企業(包括鈮鉭礦業)幾乎處于(半)停產狀態,導致鈮鉭礦產資源供應緊張,鈮鉭礦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
全球鈮鉭市場存在不確定性
近年來,隨著傳統大宗礦產的關注顯著下降,全球礦產勘查開發、融資并購活動主要針對的是鈮、鉭等新興礦種。隨著國際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出于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需要,美國、日本等國相繼推出關鍵礦產清單,均把鈮和鉭列入其中。
鉭礦
全球鉭礦資源探明金屬儲量超過10萬噸。據2020年美國礦產品概要,鉭礦的主要生產國為剛果(金)(41%)、盧旺達(21%)、巴西(14%)、中國(6%)、尼日利亞(12%)和其它國家(6%),國外典型礦山Ta2O5一般工業品位為0.03%~0.06%。2019年,全球共生產了1800噸金屬鉭,非洲生產了全球80%以上的鉭;巴西和中國分別生產了140噸和135噸,分別占全球產量的7.7%和7.5%。按近年全球鉭礦資源每年消耗1200噸計,全球鉭礦資源儲量的靜態保障年限達80年以上,鉭礦資源儲量相對充足。
市場需求和供給不穩定造成鉭價格波動較大,2012年鉭金屬的價格為239美元/公斤,2015年為193美元/公斤,2019年跌至162美元/公斤,跌幅達20%。預計未來鉭價將在130美元~220美元/公斤之間波動。鉭沒有在任何金屬交易所掛牌交易,因而沒有官方的鉭價格,價格由買賣雙方協商決定。
未來鉭礦發展趨勢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鉭的消費重點發生轉移,需求量將緩慢增長。隨著產業改革,鉭在電容器中的消費占比將逐漸減小,而在其他領域如高溫合金、化學品、半導體等領域的消費占比逐漸擴大。二是雖然鉭資源供給充足,但供應格局會發生變化。目前,鉭礦資源主要來自于偉晶巖礦體中的鉭鐵礦、鉭鈮鐵礦、錫錳鉭礦和細晶石等礦物,隨著2018年以來鉭價格的持續走低,效仿澳大利亞回收鋰輝石和錫礦內的鉭礦資源將成為市場主流,從而改變整個鉭礦供應市場。
鈮礦
根據美國地調局2020年鈮鉭報告,全球鈮礦資源探明儲量為1300萬噸,巴西占比近85%,加拿大占12%,其他國家占3%。從2019年鈮礦開采金屬量來看,主要生產國是巴西(88%)、加拿大(10%)和盧旺達、剛果(金)和澳大利亞等(2%),主要分布在南美、北美和非洲,且絕大部分鈮資源集中在十幾個大型礦床。按2019年全球鈮礦開采金屬量7.4萬噸/年計,全球鈮礦資源的靜態保障年限達到67年,資源量估計可以保障全球使用300年~400年,也能滿足全球經濟長期發展所需。
全球鈮礦生產被巴西CBMM公司、中國洛陽鉬業和加拿大Magris Resources公司壟斷,鈮市場占有率分別為75%~85%、8%~12%和8%~10%。同鉭一樣,鈮也沒有官方的鈮價格。鈮的價格1940年僅為10000美元/噸,2008年~2018年穩定在40000美元/噸左右,小范圍內相對價格波動不大,主要是因為鈮的壟斷性和全球對鈮的需求穩定。在沒有特別(停產、大型并購)情況影響下,未來的鈮價格前景是相對穩定的。
目前,國外新冠肺炎病毒持續蔓延,主要資源國剛果(金)、盧旺達、加拿大和巴西受疫情影響嚴重,很多礦企被迫采取了停工停產的措施。公司面臨與勞動力、物流供應鏈相關的運營困難,供應可能中斷、礦業市場形勢萎靡,對全球鈮鉭市場帶來諸多不確定性。
國內鈮鉭礦供應鏈緊張
我國是鈮鉭金屬的消費大國。近年來,在我國國內發現了不少鈮鉭礦,主要的鈮鉭礦類型為花崗偉晶巖型、花崗巖型、堿性巖型和碳酸巖型。花崗偉晶巖型礦床主要有新疆可可托海鈮鉭礦和江西葛源鈮鈹礦,賦礦圍巖分別是白云母微斜長石鈉長石鋰輝石偉晶巖和白云母微斜長石鈉長石偉晶巖;花崗巖型礦床以江西宜春鉭、鈮、鋰礦為代表,賦礦圍巖為細晶石鋸袒鐵礦鋰云母鈉長石花崗巖,國內最大的鉭、鈮精礦生產基地(選礦廠)誕生于此;碳酸巖型礦床以內蒙古白云鄂博礦和湖北竹山廟埡礦為代表,賦礦圍巖分別是氟碳鋪礦獨居石燒綠石鋸鐵礦火山沉積碳酸巖和正長巖-碳酸巖雜巖,廟埡礦床是國內最大的碳酸巖型鈮-稀土礦,資源量僅次于巴西最大鈮礦(Morrodos Seis Lagos)。
我國鈮鉭金屬產業發展迅速,資源量和儲量較大,是全球鈮鉭氧化物、鉭粉及鉭鈮產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全球鉭冶煉的主要生產國之一。2016年,洛陽鉬業公司收購了英美資源集團的巴西鈮礦項目,成為全球第二大鈮生產商。寧夏東方鉭業是我國最大的鈮鉭產品生產公司,全球主要的鉭原料生產商之一,金屬鉭產量約占國內市場份額的60%,鉭粉和鉭絲產量約占全球的25%和60%。目前,鈮鉭礦作為我國新興產業的關鍵礦種,受到國家礦業部門的高度重視。
然而,我國鈮鉭原料的對外依賴度太高,鉭對外依賴度高達80%以上,而鈮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我國的鈮鉭礦進口國家主要是尼日利亞、盧旺達和剛果(金),采取當地直接開采或進口鈮鉭精礦后,再進行加工銷售的模式。如此大依賴度的主要原因是,國內的鈮鉭礦石品位低,一般為0.01%~0.02%,共生礦物復雜,選冶難度大,產量也遠不能滿足需求。另外,鈮鉭的高新技術產品開發能力不足,產業發展也缺少指導和調控。
高依賴度意味著高風險。受本次新冠病毒影響,國內鈮鉭礦供應鏈緊張,多家鈮鉭礦企受到沖擊,如東方鉭業公司在4月30日公布的第一季度報告中,收入下滑了44.44%,較上年同期由盈轉虧。
當然,疫情的沖擊不僅是挑戰,我國境外礦業企業投資也將迎來一次難得的機遇,這就需要我國企業加快產業格局轉變,合理布局調整產業投資,著力應對即將到來的全球產業格局大調整。比如,疫情之下大浪淘沙,中小企業重組或破產,大企業關閉“附屬”產業,冶煉渣或礦渣以及鈮鉭產品的二次提煉對鈮鉭原料的產量回補、共伴生礦產分離鈮鉭等。
對策與建議
一是密切關注資源國疫情進展,緊盯境外鈮鉭礦業市場動態。當前,境外疫情仍然愈演愈烈,此時更應主動與資源國當地政府、駐當地大使館及中資企業商會加強溝通聯系,密切關注疫情進展的同時聚焦鈮鉭市場動態,做好實時礦業市場動態更新,制定合理投資計劃,規避雷區。
二是多元化整合資源,提升抗風險的能力。疫情可能造成礦業企業資金鏈斷裂和債務危機,礦業企業需做好及時研判,多元化鈮鉭礦進口來源,降低海外鈮鉭礦供應鏈中斷的風險。減少企業開支,適當提高資金儲備。與此同時,與冶煉和深加工企業建立長期互動的戰略伙伴關系,增強行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三是積極調整戰略框架,加強技術創新。本次國際鈮鉭礦業市場面臨保整舍零的局面,積極調整戰略,爭取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提高研發資金和人才投入,加強技術創新,特別是鉭合金制造技術和鈮鉭礦綜合回收利用技術。抓住世界礦業格局“重新洗牌”的機遇,汲取國外鈮鉭礦開發利用的先進技術,搶占市場先機,對產業結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