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土報 2017年,世界經濟增速加快,復蘇穩健。全球油氣供需基本平衡,國際原油價格穩步上升;我國油氣勘查開采投資和實物工作量觸底回升,油氣勘查取得重要成果,全國原油產量小幅下滑,天然氣產量較快增長。 油氣資源形勢:國際原油價穩步回升,市場供需重趨平衡,勘探開發活動回暖 一是國際原油價穩步回升,油氣市場供需重趨平衡。 受世界經濟增長走強、石油需求增長、歐佩克減產、中東局勢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穩步回升。紐約商品所輕質原油(WTI)、布倫特原油(Brent)現貨全年均價分別為50.89美元/桶和55.75美元/桶,同比增長了17.8%和27.5%。2017年下半年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上升勢頭迅猛。 2017年,歐佩克減產協議帶來的產量收縮導致全球原油供應增速放緩。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數據,全年世界石油需求為9846萬桶/日,供給9830萬桶/日,世界原油供需重現平衡,并將延續至2018年。 二是油氣勘探開發活動回暖,上游投資偏重短期高回報項目。 據IHS統計,2017年全球勘探開發投資達3820億美元,同比增長8%。北美地區非常規油氣開發活躍,油氣鉆井快速增加。據BakerHughes數據,2017年全球活動鉆機數量平均2029臺,同比增長27.4%,美國活動鉆機數量平均875臺,同比增長71.6%。受此推動,2017年美國頁巖氣產量4721億立方米,同比增加了293億立方米。美國致密油產量23759萬噸,同比增加了2022萬噸。全球油氣并購市場明顯回暖,完成交易額近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北美仍然是資產交易最活躍地區。 國際石油公司改變投資策略,將有限的資本支出投入到短期高收益、盈利能力強的項目及區域。如BP提出將轉向低成本盆地的成熟油田項目,加快資金回報;埃克森美孚2017年短期高回報項目支出占上游支出的34%;雪佛龍也明確提出將優先投資短期高回報項目。 三是油氣儲量產量保持穩定,油氣發現創近年新低。 據美國《油氣雜志》統計,全球石油剩余探明儲量2262.8億噸,同比增長0.4%,儲采比57年;天然氣剩余探明儲量196.8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0.7%,儲采比53年。 新探明石油儲量創近年新低。據挪威油氣咨詢公司RystadEnergy報告稱,2017年全球新發現油氣小于70億桶油當量,僅有67億桶油當量,創10年來的最低水平。重要發現主要來自非洲、拉美和亞太地區的海上項目。 全球產量油穩氣增。全球石油產量約43.6億噸,與2016年持平。其中,北美、非洲同比增加,拉丁美洲、亞太同比下降。天然氣產量較大幅度增加,產量達3.7萬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6%,增量主要來源與亞太、非洲等地區。 四是新格局下主要產油國調整油氣管理政策。 歐佩克國家與非歐佩克產油國達成協議,從2017年1月1日起,歐佩克國家將每日石油產量比2016年10月日均產量削減120萬桶,非歐佩克產油國每日削減石油產量55.8萬桶。2017年9月,歐佩克國家和俄羅斯等主要石油生產國商定石油減產延長至2018年底。此外,美國、法國、委內瑞拉等推出新的能源政策和措施。 2017年我國油氣資源形勢:原油產量小幅下降,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原油天然氣消費量持續增長 一是油氣勘查開采投資大幅攀升,原油產量小幅下降,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 油氣勘查開采投資明顯回升:2017年全國油氣(包括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和天然氣水合物)勘查投資578億元,開采投資1563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1%和17%。施工探井2759口和開發井21031口,較上年分別增長2%和37%;完成二維地震3.6萬平方千米和三維地震3萬千米,同比分別減少31%和增長13%。 受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運行、緩慢回升等因素影響,全年原油產量1.92億噸,同比降幅4%,降幅收窄2.9個百分點。自2016年以來,已連續兩年低于2億噸。 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2017年,常規天然氣產量1334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3%;頁巖氣產量9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4.2%;煤層氣產量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 二是油氣勘查取得多項重要成果,頁巖氣勘查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獲重大突破。 常規油氣勘查在鄂爾多斯、塔里木、準噶爾、四川、渤海灣、珠江口等盆地取得多項重要成果。鄂爾多斯盆地南梁-華池地區、姬塬地區新增石油探明地質儲量均超億噸,蘇里格南部和西部天然氣勘探取得重要進展;塔里木盆地順北5號主干斷裂帶奧陶系石油勘探取得突破,庫車北部構造帶開辟了侏羅系勘探新領域;準噶爾盆地瑪湖凹陷中拐北斜坡上烏爾禾組瑪湖8、瑪湖013、克017井等多口井日產超百噸,成為環瑪湖地區又一新的規模接替層系;四川盆地風險勘探興探